關于盡調,我得出這么幾條規(guī)律:
財務部門的容忍程度與盡調的時間成反比,盡調時間越長,財務部門的配合程度越差。
信審的容忍程度與你盡調報告中披露的內容成正比,你報告中披露的越多,信審看你越可愛。
信審可以容忍你愚蠢,但不能容忍你欺騙。你可以菜,但不可以壞。
客戶不愿意給你的東西,大概率是有問題的。所以一開始就要先把這些東西搞清楚。
新手容易犯的錯誤就是上去就按公司的指引,按部就班地去盡調。比如一定要先看稅務系統(tǒng),然后看開票、看網銀、看賬套……
但為啥要做這些動作呢,新手基本不知道。
比如看稅務系統(tǒng),主要看企業(yè)的收入有沒有造假,那企業(yè)有的時候會跟稅務局重新調賬啊,申報表可能重新調整過,這個時候就要知道為什么。
那如果你咔咔咔把增值稅、所得稅報表收了,然后回去一看跟利潤表上的收入不一致,然后還得問一遍。
那你為什么不在本子上提前寫好每年的收入,然后收的時候就核對一下呢?
這句話是當時我在遠東學盡調的時候,別人教我的,但是慚愧,有時候我也懶,做的沒那么細,最近一個盡調客戶就調稅務申報表了,導致我重新問了一筆,客戶還很有怨言。
這些小問題連起來問就很繁瑣,你現場一連串問完了,礙于你在現場,財務還比較客氣跟你說明白。但是如果你回去再在微信上問,再去打電話問,人家就未必配合你了。因為你不在現場,你的問題就不是優(yōu)先處理項。或者,為了回答你某個問題,我還得打開賬套再查一遍,你當時為啥不問呢?現在問我,且等著吧。
不開玩笑,這都是小趙的血淚辛酸史。
我得出的規(guī)律就是財務部門對你的配合程度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快速消減,包括財務總監(jiān)。很多時候財務總監(jiān)都會說,哎呀,這么麻煩的吧,xx租賃、xx銀行比你們簡單多了。
所以一定要趁著對方對你的容忍度高的時候,把重要的東西都弄完!
那么弄什么呢?
首先,先把你要收的資料分分類,然后重要的資料現場收!
我們換位思考一下,我們是企業(yè)的財務經辦,每天需要對接N多銀行、券商、會所、融資租賃還有稅務局的人,或者月初月末需要進行結賬、做賬等等雜活,F在有個XX租賃的說要來收資料,然后把一個資料清單甩了過來,你一看這么多條,而且很多還是你不知道的資料,比如什么產銷統(tǒng)計表。你是會先做別的事情,然后慢慢搜集這些資料呢,還是馬不停蹄地把資料做好?
如果不是財務總監(jiān)使勁兒催的情況下,基本上財務經辦就晃晃悠悠地做了。
而且,財務給你的資料未必是你想要的。
比如科目余額表,你想要的是到末級的,而對方給你的一級科目的。
比如財務報表,你想要帶現金流量表的,對方給你不帶的。
比如網銀流水,你想要excel版本的,對方給你pdf的。
……
說實話,做一個項目很大的精力都放在資料收集以及后期資料補充上了。
因為看我公眾號的受眾較廣,有做小微的,有做經營性租賃的、有中大制造業(yè)還有做平臺的。
所以我不可能把大家的資料分類好,大家可以根據我的分類參考一下。
我把資料分為了:財務資料、重要資料、其他資料。
財務資料重要資料其他資料
1財務報表個人征信營業(yè)執(zhí)照
2科目余額表企業(yè)征信章程
3……被執(zhí)行人解釋文件法人身份證
4
xx許可證……
5
……
6
7
8
9
財務資料包括:財務報表(確定有沒有多套賬,如果有,確定科目余額表對應的是哪一套?)、科目余額表(一定要到末級,同時有些財務系統(tǒng)到末級也顯示不了一些科目,比如應收應付)、融資明細表、產銷明細表,這四個基本上可以確定客戶是否能做。
重要資料包括:個人征信、企業(yè)征信(或授權書)、某些行業(yè)重要的許可證書,比如做食品的得有食品安全生產許可證吧?做化工的得有排污許可證吧?然后就是對重大事項的解釋,比如之前有征信問題,已經解決,但是征信還是沒有去掉,這種自證文件需要要一下。再比如,這個客戶未來有重大投建,那可研報告、客戶的投建明細表就要收一下。
其他資料:比如章程、營業(yè)執(zhí)照、法人身份證、法人簡歷、榮譽、專利、工藝等等
對于其他資料,你可以根據你公司的需要,直接甩一個清單給財務,這些東西都很好找,財務一般手里都有。
對于財務資料與重要資料,建議一定要現場收,因為這些東西能迅速判斷這個客戶能不能做。不能做就不要浪費時間。
然后就是現場核對資料。
我一般是這樣的,我不會跟客戶說我收資料,我會跟客戶說我直接盡調。
然后我把我想要的資料收齊以后,做一個簡單的加工。
1.把六大往來賬套篩一遍。根據公司的需要,找到發(fā)生額(比如應收)、余額的前五大,看一下有沒有異常。一般而言就是篩兩年的,一個去年,一個當期,其實是非?斓。篩選完了以后就粗略地看一遍,把客戶的核心客戶跟核心供應商了解清楚,問一下賬期跟結算方式、合作年限等等。然后看看其他應收、其他應付里面有沒有什么“臟東西”。
2.財務報表迅速過一遍,主要看貨幣資金的變化、存貨的變化,其他流動資產是啥、應收應付的變化,科目太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這個多看多練就好。
3.現場快速地篩一遍銀行流水+票據,這個也很快,不需要每個月細分,篩個大體數就行。這里簡單地教一下新手篩流水:①把關聯企業(yè)的關聯交易去掉②把自己對自己的轉賬去掉③把流水里的非營業(yè)收入去掉④搜索流水里有沒有小貸、應急轉貸、融資租賃、供應鏈金融等等字樣的公司,看企業(yè)有沒有沒披露的負債⑤篩選重復值,看看有沒有每個月定期的利息支出。
4.確定企業(yè)的產銷統(tǒng)計表,這個表有的企業(yè)不會自己做,你需要跟財務說一聲現場做,里面包括企業(yè)產的產品、這個產品的產能、銷量、收入占比、毛利等
5.確定企業(yè)的在建工程明細表,有的企業(yè)也不會做,你可以直接把在建工程明細拉出來。搞清楚最近三年的資金拼盤。流入大概要等于流出。比如三年來增加的銀行負債+注冊資本+資本公積+融資租賃+其他負債+凈利潤=所轉化的在建工程+無形資產+固定資產。
當然,你還可以看其他東西,以上五個是我個人的習慣,基本知道這些東西,你報告的一半內容就可以確定了。
最后,建議你在客戶現場寫報告。
跟客戶說要一個會議室或者財務室一個沒人用的小工位,然后你就在客戶現場寫報告就行。
這個是我這么多年以來總結的最有效率的寫法!
相信我,白天或者晚上你自己一個人在酒店的時候真的不想寫這個玩意,因為報告說白了沒有什么技術含量,絕大多數都是繁瑣的重復勞動。
但是你在客戶那邊,你就有壓力,就想趕緊把這個事情弄完。
而且在客戶那邊寫,你還不容易中斷。
比如我在客戶的科目余額表中突然發(fā)現,MMP,存貨數據怎么對不上啊,難到這個科目余額表是假的?那我之前寫的所有東西都需要重新寫。
那這個時候假設是晚上9點半,你自己一個人在酒店,你說這個報告你寫還是不寫?你總不能這個點了打電話問客戶為什么吧?
相信我,不要覺得打擾客戶,有時候就是要得寸進尺。不要太卑微,收個資料還得陪著笑臉去催。
我們盡調時期的重點是把盡調報告寫好,這個時候的客戶未必能做,也就是說這個時期客戶還不是爺,批完了然后客戶不提的時候,再舔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