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門寫篇文章,談談個人對于融資租賃資產發(fā)展方向的思考,壓降構筑物,去平臺化等等,這些老生常談的話題,不再贅述。轉型零售,轉型小微,轉型產業(yè),轉型新能源,這些主題,也汗牛充棟。我希望能夠從商業(yè)邏輯,核心競爭力的視角,來談談融資租賃資產的發(fā)展方向,供各位參考,希望有所啟發(fā)。
有核心競爭力了,哪怕是平臺業(yè)務,也能做出來天下唯我獨尊的感覺,沒有核心競爭力了,哪怕是創(chuàng)新業(yè)務,也能做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感覺。
一、面子和里子的問題
我們認為,具體的業(yè)務方向,都是面子問題,解決的是資產組合的問題,非常重要,這個可以另行展開系列文章,做深入探討交流。
但沒有解決里子的問題,即同樣的資產組合,有些人做出了核心競爭力,有些卻只能且戰(zhàn)且退。比如,同樣的車輛零售業(yè)務,小微普惠業(yè)務,有些視若珍寶,有些卻棄之如敝履。究其根本原因,還是背后的核心競爭力沒有建立。
業(yè)務方向是面子,面子之下,建立起來的核心競爭力是關鍵。
有核心競爭力了,哪怕是平臺業(yè)務,也能做出來天下唯我獨尊的感覺,沒有核心競爭力了,哪怕是創(chuàng)新業(yè)務,也能做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感覺。
圍繞核心競爭力,我們聊一聊,融資租賃資產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二、方向一:產業(yè)直客
有直接客戶資源,這個是金融機構,融資租賃機構的安身立命的方向之一。客戶在手,天下我有,金融的本質是服務,長期合作的客戶,是業(yè)務的基本盤。
市面上,80%的金融機構是沒有直接客戶的,直接客戶的定義表現為很多種形式,如直接觸達,多次交易,賬戶體系,多產品服務,等等等等,而黏住客戶的手段,包括長期深耕,產品服務迭代等。
很多金融機構的客戶,都不是自己的,都是合作方和渠道的,所以,業(yè)務穩(wěn)定性是存疑的,無論是廠商的,經銷商的,金融SP的,總歸不是你的,這也會伴隨渠道的切換和轉移,而灰飛煙滅。
基于此,融資租賃的資產方向之一,即建立差異化的產品服務,深耕不同產業(yè)和客群,形成辨識度,建立與直接客戶的粘性,在此基礎上,做多產品服務的深耕,此為發(fā)展方向之一。
三、方向二:租賃物管理
產業(yè)直客,手上有客戶,這是一個發(fā)展方向,另一個發(fā)展方向,則是建立對租賃物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手上有金剛鉆,也不怕攬不到瓷器活,飛機,輪船,設備,車輛,概莫如此。
換句話說,你看或不看,這個市場機會就在哪里,別人也搶不走,只有你能干得了,因為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決定了你對租賃物的理解更深刻,你擁有更強的租賃物抵償風險的能力,你能夠更深入的參與租賃物的全鏈條管理,從而補償其他環(huán)節(jié)利潤的不足。
這些都是你的競爭壁壘,而建立這些競爭壁壘的前提,則是始終如一日,對特定租賃物的選擇,以及圍繞租賃物全生命管理所建立起來的,從采購到運營,交易,處置,維修,保養(yǎng)等環(huán)節(jié)的全鏈條能力。
四、方向三:金融出海
金融出海,更多是對金融服務地域的突破,并以此建立起來的競爭壁壘。
猶如當初,外資工程機械品牌,臺資,日韓機床品牌進入中國市場,與之相配套的外資租賃公司,蜂擁而至,極大的推動了國內融資租賃市場的發(fā)展。
那當下,也到了這樣的時間節(jié)點,伴隨中資品牌的出海,尤其是工程機械領域,海外銷售收入,基本占到各大廠商50%以上的份額,我們配套的資金服務如何跟上,則是擺在國內金融從業(yè)者面前的問題。
畢竟,中國人還是認中國人,如何將富有中國特色的金融服務體系,配套輸出到海外,則是擺在吾輩面前的課題。
五、最后總結
上述內容,沒有談當下如火如荼的新能源,我們認為,新能源更多是一個業(yè)務方向,是資產配置維度的一個方面,與上述三個方向,不沖突,也同樣面臨核心競爭力構建的問題。
所以,本篇,從金融機構核心競爭力的視角,談了談融資租賃公司未來資產配置方向,分別從客戶,租賃物和區(qū)域,三個維度,去構建屬于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產業(yè)直客,以客戶為基礎,通過差異化的產品服務設計,建立專業(yè)客戶服務名片。
租賃物管理,以租賃物為基礎,通過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的建立,形成市場壁壘。
出海金融,以海外市場為基礎,服務中國企業(yè)出海,在海外市場,建立差異化的中國特色融資租賃服務品牌。
三者擇其一,都可以成為安身立命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