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梳理
2025年3月,特朗普公開喊話,將在2025年4月份結束“其他國家對美國的剝削”,提出將對剝削美國的敵人展開還擊。
2025年4月3日凌晨,美國時間4月2日,特朗普開始對所有貿易伙伴設立10%的最低基準關稅,并且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數(shù)十個國家加征更高關稅,算法簡單粗暴,直接根據(jù)雙方貿易逆差簡單除二,中國被加征高達34%的關稅,甚至連只有企鵝的無人島也被加征關稅。
2025年4月4日,中國宣布一系列反制措施,對原產于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實行34%的對等關稅。同日,美股暴跌。
2025年4月9日,中午,美國再次對中國加征50%的新關稅,累計稅率達到104%。晚間,中國立刻做出對等關稅反制,同等增加84%。
2025年4月10日,特朗普宣布除中國外,暫緩征收對等關稅90天,但對中國繼續(xù)增加關稅,累計達到125%。同日,美股暴漲。特朗普個人持股企業(yè)狂漲22%,被懷疑操縱股市。中國同一時間對美國繼續(xù)增加對等關稅,同時考慮到在目前雙方累計的關稅下,再加關稅已經沒有意義,沒有企業(yè)能在這種關稅下還有盈利空間,因此,美方再加關稅,中方將不予理會。
以下所有信息均來源于研報、公眾號、相關書籍、視頻科普等相關公開資料,由本人整理分析后得出,可能觀點存在偏頗,還請海涵。
二、特朗普為什么要發(fā)動貿易戰(zhàn)?
核心原因:美債危機
2024年,美債利息高達1.16萬億美元,超過了國防開支的8950億美元。2025年預計將要達到1.3萬億美元。
特朗普上臺以后,最棘手的問題就是美債問題。所以他的思路就是開源節(jié)流。
首先是內部改革,節(jié)流。
任命馬斯克成立政府效率部,大規(guī)模裁撤項目及人員。上臺后,馬斯克進行美國版的百日維新,最后遇到重重阻力,失敗,馬斯克將離任。
力圖促成俄烏和談,瓜分烏克蘭,節(jié)省軍費開支的同時,或者礦產資源以獲利。失敗,俄烏至今還在打。在白宮被小澤打臉以后,停了一周左右的軍援,烏克蘭隨后在戰(zhàn)場上節(jié)節(jié)敗退以后,重新支援。目前俄烏均不領情。俄羅斯還在進攻,美烏礦產協(xié)議也沒簽訂。
力圖重新掌控美國在中東的控制力,對胡塞武裝發(fā)動襲擊,失敗,越打胡賽的士氣越旺,還鬧出了群聊泄密的笑話。
其次是外部搶劫,開源。
迫使日韓、歐洲等增加對美國的投資。無果。日本想收購美國鋼鐵,特朗普又反悔了。
搶劫巴拿馬運河,無果。
搶劫格陵蘭島,無果。
對加拿大及墨西哥增加關稅,被加、墨兩國還擊,最后不了了之。本次加稅名單中沒有兩國。
特朗普此次上臺后一定會感覺不對勁。特朗普剛當選的時候,因為是政治新人,自己組建的班子有時候都不聽他的。此次上臺組建的領導團隊,可謂是對他馬首是瞻,天天吹彩虹屁。但是怎么感覺自己推行的每一項政策都實行不下去呢?
我覺得主要原因如下:
1.特朗普自身沒有能力,還組建了一個草臺班子。這就導致其在政治上完全不成熟,在政策上出爾反爾,并且在如今自媒體特別發(fā)達的時代,他的草臺班子頻頻出洋相,這一點會導致他所領導的政府公信力極大下滑。烽火戲諸侯,關稅這個政策本來就是大殺器,你這么兒戲般的說加就加,加完了又暫緩,那以后誰怕你呢?你就看看日本,日本最近在大拋美債,自己的兒子都不聽話了,都控制不住了。
2.美國內部已經從兩黨制變成了“明末黨爭”,即已經不顧國家及人民的利益,凡是對方提出的政策一并反對。美國又是一個聯(lián)邦制國家,這就導致特朗普想要實行很多政策,民主黨一定會從中掣肘。
3.高估了自己在世界上的統(tǒng)治力,低估了其他對手的能力。美國是靠金融霸權及軍事霸權在世界上立足的。但美國現(xiàn)在的情況就很“虛”。俄烏打了快四年了,打來打去,俄羅斯不但沒趴下,還吞并了烏東的土地。特朗普曾經說上臺以后24小時以內解決俄烏沖突,但是現(xiàn)在俄烏雙方基本都不給美國面子。所以特朗普跟萬斯在跟小澤談判的時候就很生氣,穿不穿西裝啊、說不說謝謝就是在表達自己的情緒,你一個烏克蘭都敢跟我“天朝”叫板了?美國對加拿大增稅的時候,加拿大立馬跟上。這次路徑依賴,想復刻2018年的貿易戰(zhàn),施壓中國。2018年最開始貿易戰(zhàn)的時候,中國妥協(xié)了很多。特朗普本來就沒想跟中國完全貿易脫鉤,只是想做政治訛詐,虛空造牌,把關稅加到一個地步,然后用這個作為籌碼,一步步迫使中國出讓自己的利益。
這個消息不知道真假哈,但是確實像是美國的小算盤。
中國這次硬剛,其實不是說有多么多么強大,對美國不屑一顧。而是2018年貿易戰(zhàn)開打以后,中間換了拜登政府也沒把關稅撤下來。這八年間,美國對中國圍追堵截,對半導體芯片、對Tik Tok都進行制裁。我們服軟,我們跪了有用嗎?所以這次中國的反應特別剛硬。
三、中美貿易戰(zhàn)對我們融資租賃的影響
1、宏觀影響
可以看到,中國對美國直接出口額為5246億美元,占美國總進口額度的16.4%,如果算上其他國家的轉口貿易,大概還有1800億美元,加起來可占美國進口額度的22%以上。當然,轉口貿易的具體額度難以切實計算,整體中美之間的貿易額度占雙方貿易額度的20%-30%之間。
這個數(shù)字是極其龐大的,這些數(shù)字背后代表著成千上萬中美普通人的生計。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國,而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國。二者一旦脫鉤,基本都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找到“替代品”。
美國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找到便宜質量又好的“中國貨替代品”,通貨膨脹率會飆升,根據(jù)美聯(lián)儲的計算,如果目前的關稅戰(zhàn)打上一年,美國的通脹率會在目前的基礎上暴漲4%以上。屆時底層的“MAGA”可能飯都吃不起。
而中國這方面,目前短時間內幾乎也不可能找到能承接中國這么大的產能的其他消費市場,那我們這邊就面臨工廠倒閉、金融機構壞賬增多,大量工人失業(yè),應屆生找不到工作的情況,給我們目前的已經不樂觀的經濟形勢雪上加霜。
根據(jù)高盛的測算,按照現(xiàn)行的關稅政策,中國2025年出口增速將至少下滑5%-10%。預計全球貿易量會萎縮10%-20%。
有人會問,那跟我們普通人會有啥關系呢?我所在的企業(yè)又沒有對外貿易出口?跟我們做城投的有啥關系?我們又不做制造業(yè)。
覆巢之下無完卵。
當部分企業(yè)出口銳減、大量外貿企業(yè)倒閉,其就會降薪裁員,大量員工會失業(yè)或者收入銳減,一方面會更加導致消費萎縮,另一方面這些人背負的房貸、車貸、消費貸可能無力償還,造成金融機構的壞賬率飆升。同時,大量本來應該賣給國外的產品,企業(yè)為了回本,會將其低價流入國內市場,產品價格短時間內會暴跌,大量企業(yè)可能會因此選擇降低產能甚至不生產。
如果到這種最差的情況以后,大家普遍對未來的經濟預期下滑,企業(yè)將更大力度降薪裁員、降低投資,延緩新項目開工,我們做融資租賃的到時候還有業(yè)務?產業(yè)類出現(xiàn)大量壞賬時,整個公司的資金鏈就會斷掉,那時候你做不做城投業(yè)務還有什么意義嗎?
美國人的儲蓄率都非常低,如果通貨膨脹真的飆升到5%以上,美國底層人民的生活成本暴漲,社會動亂將會急劇攀升,別忘了美國社會的復雜程度,有種族矛盾、宗教矛盾、階級矛盾,美國可是不禁槍的,真的亂起來,可是真的收拾不住。
美國內部政治近些年來已經從兩黨制變成了“明末黨爭”,共和黨跟民主黨都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稍微出現(xiàn)一點火星,就能把這個油桶點燃,說不定美國會再來一次“南北戰(zhàn)爭”。
而且世界上其他國家“苦秦暴政久矣”。
中東歐派克與俄羅斯聯(lián)手增產石油,把油價打下來,目的就是針對美國高成本的頁巖油。
中國、日本目前在市場上狂拋美債,把美債利率直接打了上去。
美股在特朗普將政府公信力這么糟蹋的情況下,時而暴跌時而暴漲,基本上已經算是廢了。
美國可謂是股債市三殺,全面向下狂奔,美國的底子再好,也經不起這么折騰。
所以如果真的這么繼續(xù)下去,中美雙方所承受的經濟打擊都是毀滅性的,可能會從此開啟熱戰(zhàn)或長時間的經濟低谷。
當然這個都是很極端的,從特朗普認慫,到西班牙首相訪華,再到習近平主席出訪東南亞,各方勢力都在做好最壞打算的同時竭盡全力避免局勢進一步惡化。
2、對我們融資租賃客戶的直接影響
、匐娮有袠I(yè)
電子行業(yè)是美國希望重點回流的制造業(yè)行業(yè)之一,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美國目前領導班子的草臺性質。
這尼瑪是美國商務部部長能說出來的話?這對潤人而言那是毀滅性的打擊,我在中國打螺絲一個月三千,好不容易花光家底去美國,你還讓我打螺絲???那我不是白潤了?
屆時可能能看到一萬刀的iPhone,還有個屁的產品競爭力。而且太抽象了,我們這邊很多企業(yè)都上自動化了,我原本以為你回流制造業(yè)會給美國工人帶來舒適安逸高工資的工作,尼瑪最后是讓全美國人都能進廠打螺絲???太抽象了。
回到正題,中國在電子消費領域有著完整的產業(yè)鏈,可能做到絕對的低成本,同時有著完整的基建及物流。在高關稅沖擊下,電子消費領域的客戶短時間內會出現(xiàn)訂單驟降,需要關注短期現(xiàn)金流的狀況。但如果說能將代工廠轉移到東南亞、巴西、印度等地,我基本上是不太相信的,因為時間太短了,特朗普本來就信口開河,他又只干4年,萬一下一屆民主黨又上來了,政策一變,又親華或者不打貿易戰(zhàn)了,那中國物美價廉的商品能直接把這些投資人沖死。資本只是壞,但是不蠢。
、诮饘偌敖饘偌庸ば袠I(yè)
我國對美出口金額較大的就是鋼鐵、鋁等制品,行業(yè)自身的產能目前就是過剩的,其中低端產業(yè)鏈的毛利率也很低。同時,我們目前自身內需不足,房地產及基建的放緩進一步降低了對金屬制品的消耗。因此,未來這個行業(yè)中的中小微企業(yè),個人不是很看好,可能存在較大的風險。
、奂徔椥袠I(yè)
這次關稅政策以及終止從中國內地和香港輸美小額包裹的免稅待遇,將中國能夠出口到美國市場上的各個渠道,包括直接出口、轉口、跨境電商等基本上都加上了關稅,可謂是給ICU的病人的氧氣瓶里加一氧化碳,未來紡織相關行業(yè)將會首當其沖,最先受到貿易戰(zhàn)的沖擊。
、芷嚰傲悴考
汽車制造方面,之前美國就對中國的汽車進行過貿易保護,因此,2024年中國出口汽車共11.6萬輛,大多都是合資車。加征關稅基本對汽車出口方面影響不大。
但是汽車零配件方面,還是存在一定的影響。2018年第一次貿易戰(zhàn)時,美國對汽車零配件企業(yè)增加25%的關稅,當時大多數(shù)車企都選擇了找整車客戶漲價。這可能對特斯拉等美國品牌都存在一定的影響。同時,去年我國向墨西哥出口45萬輛汽車,屆時可持續(xù)關注墨西哥等國是否被美國繼續(xù)制裁。
、莼ぜ吧舷掠
我國出口至美國的化工品主要集中在塑料、橡膠及制品,有機化學品等,相對而言,利潤較薄。在目前125%的稅率下,基本上利潤為0。同時,我國還會進口大量的化工原材料,比如原油、液化石油氣、乙烷、丙烷等,在對等關稅下,短期內將推升相關企業(yè)的原材料成本,且國內化工行業(yè)剛經過一輪擴產潮,相關產能過剩,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將進一步壓縮相關企業(yè)的利潤空間,可能導致開工率進一步下降。
、揠姎鈾C械與器械制造
我國對美國的出口主要為電機、電氣設備極其零件、機械設備極其零件等,該類設備主要依賴價格競爭,國外客戶對價格方面較為敏感。
、咿r業(yè)及畜牧業(yè)
由于本次對等關稅,我國對美國的農產品也增加了大幅關稅。我國主要進口美國的農產品有大豆、高粱、小麥、玉米、棉花等,主要用于飼料加工。提升關稅可能導致我國畜牧業(yè)的飼料成本上升,進而增加肉蛋奶等生活用品價格的增加。
但仔細拆分,多年前為應對美國的大豆霸權,我國已經將主要的大豆進口國替換成了巴西。
高粱作為飼料,可以用玉米跟大麥所代替。
棉花方面跟大豆類似,從2024年開始,中國已經開始逐步縮小美國棉花的進口轉而到巴西、澳大利亞。另外國內棉花儲存量較為充足,無需擔心。
、鄡x器儀表及高端進口藥
我國每年從美國進口的光學、照相、醫(yī)療等設備及其零配件規(guī)模較大,對于一些進口藥的依賴度也較大。由于技術壁壘,這些高端儀器及進口藥短期內將面臨進口成本顯著上升,中長期將倒逼國內企業(yè)提升技術水平,推動高附加值儀器及創(chuàng)新藥進程。
本人寫稿時,推送了一個新聞:
目前美國的政策太過于反復無常。
下周日本將會跟美國進行貿易談判,我們可以看一下他們談判的結果。但即使特朗普又說“適才相戲耳”,我們不打貿易戰(zhàn)了。但是中國逐步脫鉤、對抗加劇的大趨勢還是不會變的。
對融資租賃的影響現(xiàn)在還不好說。我傾向于平緩過渡,緩慢下滑,在這種經濟戰(zhàn)中,未來客戶的需求及信審的通過率一定會下滑。
總而言之,該吃吃該喝喝該睡睡,目前不建議頻繁跳槽,有一份工作就OK。而且危機危機,危險跟機遇是伴生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要堅定信心,觀察市場行業(yè),做好自己的工作,或許會遇到讓自己驚喜的境遇。